紫禁城真的有大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北京城整天都這樣霧茫茫的....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北京故宮為成祖朱棣西元1406基本上是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設計師為木匠出身的蒯祥,西元1420正式落成,從1420落成到1911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故宮生活過。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餘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餘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紫禁城各宮殿樣式圖細畫至「」,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測量、繪製典藏到民國初年。

故宮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稱為「紫禁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垣」,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把天上的星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於正中,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間皇帝自稱「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為紫禁城。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穀的場所,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築壇牆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內壇以牆分為南北兩部。北為祈穀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南為圜丘壇,專門用於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台,名圜丘。兩壇之間以一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共同形成一條南北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兩側為大面積古柏林。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終於寫到吳哥的最終一篇了....

寶劍寺(卜力坎)Preah Khan是1184~1191年Jayavarman VII擊退占婆人之後開始興建,卜力坎古名Nagarajayashri就是勝利的幸運之城的意思,這也是Jayavarman VII獻給父親的寺廟,主神也是用父親的面貌所刻,後人稱Preah Khan也是寶劍的意思,象徵王室的權力...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有注意到在吳哥歷代國王的名稱都有verman嗎?其實這在印度教語意是保護者的意思,
也就是說國王是下凡來到人間保護子民的神祇....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列景點包括南城門South Gate、小吳哥寺Angkor Wat日出、巴孔寺Bakong、比列科寺Preah ko、羅蕾寺Lolei、巴肯山Bakheng、東美蓬East Mebon、Sofitel &中央市場...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吳哥窟的第一天領隊Angel就跟大家說最後一天會去當地的孤兒院,如果飯店的水果或是手邊有的餅乾糖果到時可以捐給他們,不過蘋果熊沒想到這不只是一間孤兒院,也是一間由這些孤兒們一起製作皮雕的工廠唷!!!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吳哥窟少有的紅磚雕刻建築荳蔻寺 Prasat Kravan(喀拉凡寺)Harshavarman I建於西元92119世紀由法國人重建,後來修復時新增的磚塊會標以「CA」的符號,為Conservation Angkor的縮寫。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繪印度神話毗濕奴Vishnu騎大鵬金翅鳥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繪毗濕奴的神妃吉祥天荳蔻寺的名稱原自寺內的一棵荳~
荳蔻寺 Prasat Kravan磚造寺並列且坐西朝東不過只有中央塔及北塔內有雕刻,應該是還未興建完成即停工;中央塔內的紅磚浮雕刻有奴大型磚雕,塔內的神妃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imi,她是印度教帶來美麗與幸運的女神~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位於大吳哥城中央的巴戎廟Bayon建於12世紀後期,49座大大小小寶塔構成的一座大寶塔,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3公尺高的觀音菩薩面像,傳說是依照加亞華爾曼七世的微笑面容雕刻的呢,200多個微笑佛像座落在森林中,「微笑高棉」就是由此而來,或稱「微笑佛陀」~

另外這裡的石雕都是由小吳哥Angkor Wat用剩的石材一小塊一小塊堆好後,牆面磨平再雕刻,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來到康大哥家就是蘋果熊跟便便難得畫畫的日子
不過這次康大哥帶我們探訪了兩條登山步道猴崁湖田國小步道和草山心流步道,這兩條步道上有小草立的詩文碑,每個碑都有深深的意涵,有的碑就在步道旁,有的碑則隱身在濃密樹林間,大家不坊來此做個"尋找小草碑之旅"吧~~

蘋果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